这个道理能不能说得过去,全靠陈大管事一句话。只要他承认詹五确确实实和大渊渔场做过一笔买卖、闹出一点波折,坐实詹五只是个寻常的东夷货商,那么,缺漏很快就能弥补过去。
詹小山甚至可以用他和大渊渔场闹出不快这一点减轻他受慕玉山庄指使的嫌疑。
“詹五哥只是想让一切说得过去吗?以我看来,生意人要说服别人,还得用一笔真正的生意才能做到,而不是靠一些表面的功夫。”陈大管事并不认同詹小山的说法。
詹小山不得不小心应对。
他不明白陈大管事话里真正的生意指的是什么。
“大管事这话难倒我了。我一文不名,没有什么东西能拿得出手和大管事做生意。”
陈大管事摇了摇头。他已得到指示,他要谈的事在詹小山的能力范围之内。
“詹五哥这话说差了。大渊渔场之所以很少和东夷货商做生意,是因为东夷土人多以捕鱼为业,东夷诸多海岛虽然不像离岛一样在气候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有条件建立渔场的地方勉强也能找出几个。东夷人虽然不会专程来大渊渔场买鱼获,但却不会拒绝自己家门口的鱼获。我们大渊渔场如果有机会在东夷新建一个海面上的渔场,那是再好不过了。詹五哥是地地道道的东夷货商,为了这次合作找到大渊渔场,双方不计前嫌、握手言欢,促成了一桩两全其美的大好事。这不但能说得过去,还能彻底说服所有人。”
詹小山听陈大管事娓娓道来,心情已经不能只用震惊来形容。
陈大管事,或者说山庄主人果然有着非同一般的生意头脑。
这个主意不但填补了他先前的疏漏,还让他彻底登上了慕玉山庄这条大船。先前他口头答应的种种条件,都不如这番利诱更切实、更打动人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