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种产品结构还是不能完全封闭,不能彻底杜绝漏液、溅液、酸雾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在欧美地区差不多都已经被淘汰出市场了。
就算如此,蓄电池厂在第二代富液式免维护蓄电池产品上,技术也谈不上完整——除了生产管理上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外,极板涂膏材料的配比、活性物质的化成,过充电、放电保护,隔板材料选择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而这些工艺背后所涉及的载流子迁移、嵌入物理、相变等一系列理论基础,蓄电池厂技术科目前几名具备大中专学历的技术员、工程师则认知严重不足,或完全不懂。
工厂现有的技术力量也很难找到改善现有工艺的方向跟途径。
正式合资之后,萧良希望第一步就是对蓄电池厂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全面的技术评判。
当然,单纯照国标或行业标准生搬硬套,或许短时间内可以将生产管理先抓起来,但想要蓄电池厂的生产技术水平,短时间就有实质性的飞跃,是痴心妄想。
萧良将孙楚辞、蔡春、邵芝华他们找过来,还是要从行业标准深入下去,直接从基础理论层面建立全新的技术评判标准,说不定还要他们直接参与到技术评判中去。
这两天工学院就放暑假了,他们应该也比较闲,白用白不用。
“秣陵大学化学系本科阶段,就讲到这些理论吗?”张叔毅张了张嘴,喉咙有些干涩的问邵芝华。
他以为自己刚才的表现足够出色了,没想到萧良的要求远超他的想法。
这些理论基础他也才接触皮毛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